【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首例新生儿换血术成功完成

日期:2016/10/26 0:00:00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首例新生儿换血术成功完成

资料来源:本站发布者:管理员时间:2016/10/26浏览量:

昨日,出生仅6天就因黄疸超高、不得不紧急换血的“黄金宝宝”小小(化名),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终于转危为安。这也是该院区完成的首例新生儿换血术。


  10月20日,小小在蔡甸当地医院出生,出生后第四天,家人发现小小脸色泛黄,不愿意吃奶,第二天症状加重,全身皮肤直至手足均呈金黄色,成了个“黄金宝宝”。当天下午,父母赶紧将小小送到同济医院中新城院区就诊。


  检查发现,小小的胆红素高达645.2umol/L,比普通黄疸患儿高了3倍,诊断为“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情危重,急需换血治疗。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对孩子的智力和今后生活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中法新城院区新生儿科启动紧急救治。医生立即实施进一步的检查,护士组紧急抽交叉配血及各项目化验,迅速行动静脉置管,为换血治疗做好血管通路的保障,并紧急联系输血科调配“救命血”。输血科密切配合,“救命血”以最短的时间送到病房,保证小小的紧急救治。

  
  在换血的过程中,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齐齐上阵,根据孩子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随时调整进血和出血的速度,一分一秒不敢懈怠,确保换血过程中孩子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直至凌晨2点,历经3个多小时,小小全身的血终于全部“交替”了一遍,共输血600毫升,黄疸明显消退,体内胆红素的含量降到了268.9umol/L的安全范围,转危为安。


  中法新城院区新生儿科主任刘伟介绍,小小因为先天缺乏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俗称“蚕豆病”), 导致体内红细胞正常代谢被破坏,黄疸生成多,发生急性溶血。同济医院每月都会接诊1到2例此类患儿,其中年龄最小的仅出生24小时,体重最轻的仅2.5公斤。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一个常见症状,大部分婴儿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但少数患儿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则必须换血。通过换血,可换出血清中的游离胆红素、抗体及毒素,从而迅速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减少游离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害。



上一篇:

儿童自闭症及其相关障碍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湖北省培训班在我院举行

下一篇:

我院迎来一批德国实习生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